校内各单位:
根据国家留基委《关于做好2025年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和地方合作项目选派工作的通知》(留金项[2025]4号)精神,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地方合作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教育厅将继续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实施2025年度地方合作项目,现就2025年度地方合作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
(一)申报方式
请各学院根据国家留学网2025年西部地方合作项目专栏要求,结合学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认真谋划,精心设计,按时报送项目申请;项目经学校审核,省教育厅整合统筹后,向国家留学基金委集中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后确定资助项目。项目获批后,拟派出人员由各相关学院负责推选,经学校遴选、省教育厅审核公示后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决定录取。留学人员纳入国家公派留学统一管理。
(二)重点支持学科方向
1.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学前沿、关键技术领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以及服务治国理政新领域、新方向的学科专业。
2.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要求,重点服务我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对接“61020”科技创新成果体系和“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的特色优势学科。
3.其他服务未来科技和社会发展开展的前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
(三)选派类别
项目选派类别为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高级研修学者留学资助期限为3-6个月;访问学者留学资助期限为3-12个月;博士后留学资助期限为6-24个月。
(四)申报要求
1.申报项目所含学科应在我省拟重点支持学科领域范围内,且具有长期性规划(3-5年),与国外有相关合作基础。
2.国外合作单位须为国际公认的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或在合作学科领域具有较强优势。
3.双方应签有尚在有效期内的具体合作协议,且具有一定前期执行基础。协议为非框架合作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双方合作领域或专业、选派人员的留学身份、双方权责等具体内容。如开展合作的国外合作单位为世界一流大学、相关专业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无需提供合作协议。
请各学院结合我省重点支持学科方向和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申报。
二、项目人选及管理
项目经国家留基委审批立项后,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请人员进行选拔和推荐。被推荐人员须符合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的基本条件和项目要求。若申请人的专业在获批范围内,且取得世界一流大学的正式邀请信,可不受获批留学国别及院校限制。
获批项目单位对被推荐人员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行、学术诚信、身心健康情况、综合素质、学术发展潜力、出国留学必要性、留学计划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在《单位推荐意见表》中对上述表现做出评价,并对其出国留学提出明确考核要求。
申报项目立项结果、人员选派安排及年度执行总结等后续工作事项,另行通知。
三、申报要求
(一)申请人查阅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合作项目相关信息,在规定期限内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http: /apply. csc. edu. cn/)进行网上报名,并按要求准备书面申请材料。
(二)书面材料受理时间为即日起到2025年6月18日前。将《项目申请书》及相关佐证材料提交国际交流合作处,电子版资料同时发送至工作邮箱。由国际交流合作处统一报送省教育厅。
四、注意事项
(一)通过“所在单位或个人合作渠道”申报地方合作项目的申请人,必须提前取得外方正式邀请信,邀请信中开始留学起止时间应在2025年9月至2026年12月之间。
(二)凡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或省教育厅青年教师项目资助且在有效期内的人员,不得申报2025年地方合作项目。
五、选派管理
为切实提高选派质量,增强留学效益,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加强留学人员跟踪管理和测评,做到“派出之前有要求,在外管理有办法,回国之后有测评”。
(一)派出之前有要求,即国际交流合作处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平安留学”相关工作,对留学人员进行行前教育,对其在教学、科研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明确任务,进行安全、思想、身心健康、保密、合规、业务等方面行前教育,并确定留学期间的具体联系人等。
(二) 在外管理有办法,即学校相关部门对留学人员定期提交的留学报告做出优、良、合格等评价,与留学人员保持联系和沟通,掌握留学人员学术研究、思想和精神等状况,使留学人员安全留学,成功留学。
(三) 回国之后有测评,即通过“三个一”的报告(向所在单位或院系、部门领导做一次汇报,为同事做一场交流分享报告,为学生做一场讲座或报告)等措施,推动留学人员发挥作用,并对留学人员回国后在教学、科研、国际合作等方面完成留学任务情况,三年内发挥作用情况,包括所取得重要成果、奖励、职务晋升等情况进行跟踪评估。
申报工作中有任何情况和建议,请及时与国际交流合作处联系。
联系人:陈老师
邮箱:359569918@qq.com
联系电话:0713-8835567
地 址:国际交流合作处逸夫楼218办公室
附件:2025年地方合作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申请书
国际交流合作处
2025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