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1日,中国迎来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作为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承载着丰富的民俗内涵与深厚的人文精神,是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为让斯里兰卡青少年更直观地感受这一文化瑰宝的魅力,5月26日,萨伯勒格穆沃大学孔子课堂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浓情端午,你我共度”主题文化体验活动,特别邀请旗下Bandarawela中心学校和Ferguson高级中学两所教学点的师生“回家”共庆佳节。大家在丰富多彩的文化项目中深入探寻端午习俗,架起中斯文化交流的友谊桥梁。

活动伊始,孔子课堂中方负责人朱颂副教授向远道而来的教学点师生致以热烈欢迎,并送上真挚的节日祝福与精美礼品。她表示,端午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促进中斯民心相通的重要契机,期望大家在互动体验中共沐传统文化之美。
文化体验以“端午文化讲堂”开场。孔课教师夏子涵带领大家穿越端午的时空长河,从节日起源、屈原传说到传统习俗,全面展现了端午两千余年的文化传承与家国情怀。课堂配以丰富的视频资料,龙舟竞渡的激昂场面令人热血沸腾,南北粽子的“甜咸之争”引发阵阵笑声,学生们纷纷表示想要亲口尝尝各地粽子的风味。课尾,拼音配对、迷宫寻粽、词语闯关、有奖竞猜等趣味游戏轮番登场,现场气氛热烈,师生在欢乐互动中加深了对端午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随后,活动进入“巧手制香囊”“绘粽品民俗”“童谣唱传承”三大体验环节。
在“巧手制香囊”环节,张欢老师为学生们细致讲解了香囊所承载的文化寓意以及其中蕴含的中草药知识。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研磨茴香花、配伍丁香与八角,细细装填当归......随着一缕缕安心宁神的草本香气弥漫课堂,一个个承载“端午安康”的香囊跃然掌心。每位学生都带回了属于自己的“守护香囊”,也将节日的祝愿与关爱佩戴在身。

“绘粽品民俗”环节则创意十足。师生们将“粽子”这一端午节的重要符号融入国风团扇设计中。学生在孔课教师们的指导下,首次尝试水彩拓印与国画勾勒,用画笔描绘出一把把独具特色的“香粽扇”。大家纷纷合影留念,这些亲手创作的扇面也成为了他们珍贵的文化记忆。
最后, “童谣唱传承”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在熟悉的旋律与活泼的手势舞配合下,学生们清脆的歌声在校园中回荡,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也于传唱间在学生心中悄然发芽。

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Banderawela中心学校本土中文合作教师Lakmini动情地表示:“萨伯勒格穆沃大学孔子课堂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中文课程与文化活动,极大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我们非常幸运能有这样优秀的合作伙伴。”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合知识讲授、动手实践与艺术表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进一步深化了孔子课堂与教学点学校的合作与友谊。未来,萨伯勒格穆沃大学孔子课堂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更多富有创意与温度的语言文化活动,为中斯文化交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